一個時代的終結:為什麽 Finale 選擇了下台一鞠躬?

2024年8月26日,這一天將被許多音樂工作者銘記。 記譜軟體界的泰山北斗、擁有35年輝煌歷史的 Finale,其開發商 MakeMusic 投下一顆震撼彈:宣布 Finale 將永久終止開發,並出人意料地鼓勵用戶轉向競爭對手 Steinberg 的 Dorico。

這個消息不僅僅是一款軟體的謝幕,它象徵著一個數位記譜時代的轉捩點。

公告的殘酷與現實:重點解析

MakeMusic 的官方公告直接而明確,幾乎沒有留下任何轉圜的餘地:

核心決策

  • 全面停止開發:旗下所有記譜軟體,包括 Finale、PrintMusic、Notepad 及 Songwriter 將不再有新版本。
  • 即刻停止銷售:MakeMusic 線上商店已全面下架 Finale 相關產品。
  • 授權與支援的終點:已安裝的軟體雖可繼續使用,但官方原計畫於 2025年8月 後,不再提供新電腦或重灌系統時的授權啟用與技術支援。

為何走向終點?壓垮巨人的「技術債」

一個稱霸市場數十年的軟體,為何會做出如此決絕的決定?答案只有一個:沉重的技術債 (Technical Debt)

Finale 誕生於 1988 年,其核心程式碼已有超過 35 年的歷史。你可以想像這是一棟不斷加蓋、擴建的老舊大樓。雖然外表華麗,但內部的管線、地基早已不堪負荷。

  • 維護成本極高:要在如此陳舊的架構上修正錯誤、增加新功能,如同在古蹟上進行現代化裝修,成本高昂且困難重重。
  • 難以適應現代 UI/UX:近年新興的軟體(如 Dorico、MuseScore 4)都採用了更直覺、圖形化、參數化的現代介面。Finale 的舊架構使其難以進行底層革新,無法跟上市場對「易用性」的追求。
  • 見好就收的策略:MakeMusic 坦言,與其每年推出功能有限、無法解決根本問題的付費升級,不如選擇讓產品在它仍受尊敬時光榮退役。

社群的反彈與轉機:從停止授權到「無限期延長」

最初「一年後停止授權」的決定,引發了全球用戶的強烈反彈。無數作曲家、編曲家、音樂教育者都面臨著「未來換電腦,畢生心血樂譜將無法開啟」的窘境。

在排山倒海的陳情壓力下,MakeMusic 於 2024年8月27日做出讓步,宣布:

[更新] Finale 的授權驗證程序將 「無限期延長」。這意味著即使用戶更換電腦或重灌系統,短期內依然可以重新授權使用。

然而,這僅是權宜之計。「無限期」不等於「永久」,一旦未來作業系統(如 macOS、Windows)有重大更新導致 Finale 無法執行,這個承諾也將終結。同時,社群中也出現了希望 MakeMusic 將 Finale 開源 (Open Source) 的呼聲,期望能由社群接手維護這個傳奇軟體。

我與 Finale 的緣分:一段跨越 35 年的記憶

作為一名從 1989 年就在 Macintosh 單色螢幕上敲打音符的老用戶,Finale 對我而言不僅是工具,更是一位陪伴創作的夥伴。

我鍾愛它的 Speedy Entry 功能,那種純粹用鍵盤就能高速輸入音符的流暢感,是許多後輩軟體難以企及的。更重要的是,它對特殊記譜法、自創符號的強大支援,讓它成為無數現代音樂作曲家的首選。

然而,看著它在 Windows 時代的掙扎、被 MakeMusic 接手後的大幅改動,以及近年好不容易追上 macOS 支援腳步後卻戛然而止,心中滿是無限感慨。

數位記譜的市場光譜:我們該何去何從?

Finale 的退場,讓我們更清晰地看見了當今記譜軟體的市場分佈。這很像文書處理軟體的生態:

  • 85% 一般用戶 (Word / Pages 等級):需求是快速、簡單、夠用。
    • 對應軟體DoricoMuseScore。它們擁有現代化的介面和工作流程,足以滿足絕大多數用戶。
  • 10% 專業出版 (InDesign 等級):需求是極致的排版控制與靈活性。
    • 對應軟體:過去的 Finale / Sibelius。它們學習曲線雖高,但能實現各種天馬行空的版面需求。
  • 5% 自由創作 (Illustrator / CorelDraw 等級):需求是打破框架,進行圖形化的自由創作。

Finale 之後的選擇:

  1. 官方接班人 - Dorico:由前 Sibelius 核心團隊打造,擁有最先進的設計哲學和工作流程,是專業用戶的首選。
  2. 開源霸主 - MuseScore:完全免費,功能日益強大,社群活躍。對於學生和業餘愛好者極具吸引力。
  3. 程式化記譜 - LilyPond:如果你有程式設計的邏輯思維,LilyPond 能讓你用程式碼產生最精美的樂譜,排版品質堪比百年老譜。
  4. 雲端與其他選擇:Forte, Noteflight, Flat.io 等基於雲端的協作平台也正在崛起。

結語

Finale 的故事暫時劃上了句點。它的離去,不僅是一個時代的結束,也迫使我們思考:在快速迭代的科技浪潮中,什麼才是工具的真正價值?是強大的功能,還是流暢的體驗?

無論未來你選擇哪一套軟體,都讓我們感謝 Finale 這 35 年來為無數美妙音樂的誕生所付出的貢獻。再會了,老朋友。


附錄:給懷舊者的時光機